2008年2月5日

老師最不該做的事

上週期末考後其實學期已經結束,因為之前去北京請假,就拿這週來補課(其實沒什麼選擇餘地)。讓學生自由前來,我發回試卷稍作解釋,然後看部電影,道聲春節快樂說拜拜。

最後這堂課下課後,學生們經常來問問題,或是閒聊打屁。課程結束了,看來學生也輕鬆了,今天聊的幾乎都是八卦。說著某堂課老師根本不想教書,說著某個老師自己發音都發不好了,被這老師糾正實在心有不甘。說著要是明年還是某個老師上課,立刻放棄中文改選英文算了,免得浪費時間。說著....

學生其實都很可愛,儘管人說現在的學生怎麼大不如前,我的經驗中只要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還是會有很多有求知慾的學生出現,不過,方法上的確挺花心力。

我聽著聽著,想把之前聽過的也記錄下來:

從學生角度來看,老師上課時需要警惕些什麼?
  • 不在課堂批評自己選定的教材。(算是常識吧,聽過類似怨言幾次了。如果課本有問題,就別讓學生花錢買。)
  • 不遲到早退。(常識)
  • 一年課程用的課本別連一半都上不到。
  • 別隨便跳過課本內容。
  • 是語法課就好好上語法,是會話課就好好上會話。
  • 別太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的解釋比別人好,自成一家之言。(學生在翻閱參考書籍或在別的課堂學到的解釋有所抵觸時,很難處理。)
  • ...

2008年2月3日

有教無類?六成大學生對課業引起不了興趣

遇過這樣的學生:要他練習二遍還願意照做,第三遍就不耐煩。也遇過怎麼反覆練習也不厭其煩的學生。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方式的引導帶領。如何能夠引起不同狀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老師們共同的難題。

當學習不只是學生的責任的時候,老師,你準備好了嗎?

ゆとり教育の成果?

別太相信我的蹩腳日語:
東大一個研究小組實施一項大學經營與教學反饋為目的之調查,自2006年起針對全國公私立127所大學共5萬人為對象進行調查。

「對於課程產生不了興趣或是無所謂嗎?」
「經常如此」佔17%
「有時如此」佔45%,總計超過了60%。

就每天的學習量的問題,對課業的預習複習所花的時間:
「一個小時以內」佔64%,
「完全沒有花時間」佔13%。

大學入學以前,高中三年級的時候,學習時間為:
「4小時以上」佔34%
「3小時左右」佔23%
顯示出以進入大學的時點為界,學習時間驟減的現狀。

每個月閱讀除了漫畫以外的書籍:
「4本以上」佔16%
「只讀一本」佔28%
「完全不讀」29%
顯示閱讀量也趨於減少的傾向。

主持這項調查的東京大學教育學部金子元久教授表示:「這項調查證明了一般認為:『現在的學生不太學習。』,此一現象並非某一部分的大學如此,東京大學也是一樣。大學必須捨去『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一個原則,而應認真思考如何讓學生在步入社會前的大學教育中獲取應具備的知識。」

Powered by Stuff-a-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