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3日

課堂Podcast:(2)協作篇

課堂Podcast:(1)菜鳥篇

我去年做的Podcast自10月秋季期起擴大成所有一年級五個班級同時進行,並和另一位老師共同策劃。這樣一來可以讓本來教材不同、進度不同的班級稍微維持一個共通進度,進入二年級混班後個別落差不至於太大。不過錄音還是由我一個人用電腦錄音包辦,這個學年度起我們開始合作錄音。

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不過要湊在一起錄音並不容易。我找到使用Pamela側錄skype的方法,效果不錯。下圖是Pamela的控制面板,操作很簡單。側錄後自動生成mp3,如果不需要剪接修改直接上傳到網上就好,真是非常方便。免費版只能側錄15分鐘,不過Podcast本來就不宜過長,這樣的長度剛好。

pamela

使用Pamela共同錄製語音檔案解決了地域上的距離的問題,換句話說邀請世界各地的來賓上Podcast都不是問題,老師們有興趣也可以共同製作,只要在skype通話就好。是不是很方便呢?另外也試過用skype打普通電話同步側錄,效果也很好,做幾次電話訪問錄音也可以替Podcast增色不少。

下面是第四次的錄製內容,我的麥克風並不好,錄起來聲音是不錯就是噪音大了些。謝謝Pbice教我過濾噪音的方法。

 

【其他應用】

此外,我想還可以在糾正學生發音時發揮功能,(像我大師父讓學生使用skype問問題)讓學生在固定時間使用skype發音練習,側錄學生練習的錄音還可以用來分析學生的語音哪裡有錯誤,這些檔案都可以再應用。

2007年6月3日

不要拿眼前去判斷教學成效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有一些偶然的機會和幾個舊生深談,幾回下來讓我想到大師父曾經說的一句話:「不要拿眼前去判斷教學成效。」

talk


我的目標是給一年級的學生奠定基礎,不只是全程都在發音上不斷要求,也希望能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森和山是第一學期期末考後被我嚴厲警告過的兩個舊生,下學期一開學便把所有成績落後的同學調到最前排盯著。

這晚,【森】對我說謝謝,說他現在能深刻感受到我的愛之深責之切。說我的警告撞醒了他反省不能再不加緊努力。而我也的確沒有放棄他們,看著他們稍有進步,從來沒有忘記對他們的努力給予贊美。森說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而我則是能從學生口中聽到這些,感動不已。

森說升上了二年級更能體認到學校的名氣與優良傳統,雖然還沒了解學術研究是什麼,但師父們頂尖的成就也令他佩服。而面對師父們的嚴格要求,卻讓森擔心自己的能力永遠跟不上,怎麼努力地準備都還換不到一句鼓勵,開學至今也還沒能感受到師父們嚴厲的背後的那份慈愛。

我想其實我們對學生的愛是一樣的,這裡不只是訓練能夠使用中文的人才,更是培養professional的地方。我認為老師要求100分是一種責任,如果只要求80分,學生誤將80分當作100分則是學生的損失。有些課程讓學生以為中文很簡單,其實還抓不到核心真髓。能知道中文不簡單,也是一種深入探索的吸引力。森憂鬱的眉頭並沒有舒解,或許是想到第二天的課題還沒有準備。我安慰著再給一些時間,不需要要求自己做到100分,背了又忘也沒關係,詞彙會滾雪球去了也還會再來,忘了再背也能印象加深。大學四年能夠真正下苦功的也只有這兩年,老天是公平的,花這個精力的成果一定會回報給自己的。

【山】是個樂觀的孩子,高中時就選修了中文,對中文也有興趣但就是不怎麼下功夫。同事說他唸的並不是升學高中,大多數學生進入專門學校培養一技之長就業,也因此學習風氣並不是很盛。山倒是不像森一般對於跟不上要求而耿耿於懷,似乎對他能跟上的70分就感到滿意。我上課時偶爾給他們看些照片,他總是興味盎然,山對我說學中文越來越有意思了。他興奮地拿著三月去北京遊學拍的照片跟我們分享在中國發現的各種趣事,我看到他述說時眼角的明亮。

【海】是自動自發的學生,雖和年輕三、四歲的同學們也相處融洽,看得出來他不帶稚氣與眾不同。這才知道原來已從事醫學生物類論文的英譯日的工作,真正有興趣的是醫學,卻與醫科無緣。雖然不是第一志願但對中文也很有興趣,然而二年級的課業壓力大,光是複習預習時間都不夠用了,讓他不免憂心與興趣漸行漸遠,也對目前的課業投入開始產生了懷疑。面對學生的成熟與對夢想的執著令我感佩在心,我鼓勵他這兩年還是繼續衝刺,努力絕對不會白費。三年級分科後便能有更多的時間應該把握機會盡量主動去生物等醫科相關科系旁聽。海早已查了學校的選課規定,即使合併後選課還是有所限制,正懊惱合併並沒有帶來更多機會,更不知道還有「旁聽」一途。這會兒眼前一亮笑容重新浮上眉角,讓人看了真是舒服。


開學前在走廊遇到了【明】,她面帶燦爛的笑容拉著我說春假去台灣玩得很開心,說終於了解去過台灣的同學愛上台灣的心情。明和大多數同學一般二年級暑假也到北京留學,才一開始就被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嚇得想要馬上回日本。明大哭一場雖然開始慢慢去調適留學的生活,也重拾樂觀態度面對在中國的生活。她知道自己是喜歡中文的,但心裡總是有些不能釋懷的糾葛。明不能明白為什麼店員說話的態度要這麼兇,也不能了解老是競爭和不禮讓的態度究竟從何而來。明回到日本後和母親聊這些,母親說:「其實這就是人性啊!日本在戰後也是這樣啊,人只能自顧自己顧不了別人啊!」她恍然大悟,生活的時代原來不同,她更公平地看待她在大陸的經驗,更樂觀地愛她的中文。

她高興地繼續說,台灣之行使她發現學校給她的訓練讓她更有自信。明很高興剛升上三年級的她能夠用中文和旅途中遇到的台灣人聊天,大家也不斷讚美她的中文學得很好。雖然在台灣只有短短的幾天,在許多小事中體會到台灣人的友善,輕鬆心情讓她感到非常意外,同樣使用中文但這些是她在中國體會不到的。她還認真地問:「那友善是什麼?台灣人真的都這樣嗎?」我笑說難道你不覺得我也很友善嗎?呵呵。她能在台灣自得其樂那更接近自己行事態度的熟悉讓她安心。這的確讓她想再去台灣,想再多認識台灣。但明仍然覺得大陸有大陸的吸引力,她仍然很高興能夠更深入去認識中國。這讓我覺得十分欣慰,小女孩真的長大了。

Powered by Stuff-a-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