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ㄜ音同ㄦ?

近日工作多涉及數位教材,不得不敏感起來,偶爾還必須在線上轉轉。

Pbice曾經指出了幾個華語語音數位教材的錯誤,做為示範教材不能不慎。

偶然轉進一個專門提供日本人學習台灣華語的網站,嘿嘿!不免勾起我的好奇心,一展開就是一大篇幅的注音符號。哇!驚豔!網站看起來雖然並不像是教學網站,想著其實也可介紹給有興趣的同學參考,不過...

莫非這是臺灣國語?

www.j-chinese.com


ㄜ與ㄦ同音?咦!這是為何?
ㄥ發不好,哦!或許情有可原。
ㄖ發成四聲?倒是有點可惜。
ㄒ發成了英文的T,這、這、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2008年4月12日

[中級]-week1破冰活動: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

過了初級課程之後,進階班裡同學們的程度經常是參差不齊的。有時候必須要等到開課後視選課同學的狀況才能決定課程的進行方式。若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利用課程開始的第一天,及早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困難點,了解哪些同學程度較高、哪些同學有留學經驗、哪些沒有……等等。了解這些,讓程度較高的同學在日後上課時能發揮帶領作用,鼓勵程度較低的同學見賢思齊。

破冰活動:

  • 讓每個同學在小卡片上寫上自己的名字,老師回收後打散重新分發給每個人。每個同學拿到的最好是自己不認識的同學。
  • 讓同學們用中文去尋找卡片的主人。(先讓同學們有時間思考並確認如何正確詢問。)
  • 用中文訪問這個同學,內容可以隨同學自行想像或事先指定,各有優缺。如為指定內容:年齡、愛好、家庭、學校話題(如:科系年級、主修、選修哪些課、參加社團…)、生活話題(如:打工、愛好…)、去過中國(哪些地方、印象如何…)
  • 將訪問到的內容整理好後寫成一個簡短的文章,將新認識的朋友介紹給老師。

當同學們彼此訪問時,老師巡視仔細聽同學們口語上的問題,也讓同學們有疑問時可以適時發問。

課後,老師整理同學們短文上的問題,在下一次上課的時候整理出一個學習單,包括詞彙、短篇文章的書寫方式。讓同學們重新整理介紹的短文。

2008年4月9日

[week1]摩拳擦掌

鐘響,我舉起手指點點人頭,果然52人絲毫不差。唉~

我開口就說:我要當人!

這是溝通課也就是以會話為主的課,這樣的人數很難上,我難同學們也難,見到許多同學們伸伸舌頭點了點頭,我順勢再添一劑:所以我會當人!

先把規則條條都列上,醜話句句都撂下了。

新鮮人!這詞真是取得很妙。他們對大學裡的所有事情都感到新鮮。我穿梭在座位之間,一個個唸他們名字的中文發音。不知道是不是陽盛陰衰的關係,還是今年學生乖巧,個個睜大了眼睛,求知欲飽滿。再聽我滔滔不絕說了一堆基礎知識,什麼語言、漢字、拼音…有的沒的,沒半個人不耐煩,氣氛還算熱絡。一堂課不能就讓我說話,帶著大家練習了聲調,做了聲調練習,這樣也能嘻嘻哈哈做完,真是不錯。

果然是開學第一週,學生們的戰鬥力十足,配合度相當高。

學生:★★★★★
老師:★★★★☆(我,有點小累)

2008年4月7日

數字52

才要正式上課,我已經感到疲憊。

原因紛雜堆疊

A校的一個新課程起跑,眾師齊聚一堂由主任老師解說該課程的進行與班級之間的協調方式。獲知選課人數約為35人左右,眾師面露難色議論紛紛,名為「溝通課程」恐失溝通之實。我只默默開始為課堂活動在心中打個小小藍圖。似乎向來如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似乎我只選擇「配合」。

進入B校教務網路系統,看到我的另一堂溝通課學生人數:52人!嗚呼!

目前為止我聽了三次的FD(Faculty Development)研習,綜合感想是:即使有許多不合情理的課程設計卻未受到檢討,先要求的是教師該如何提昇教學品質,這些安排研習活動的人員真沒注意到教學條件低劣嗎?

不,只是已被無可奈何隱沒。

在大學裡,35人是正常,50人也不必大驚小怪,某些課堂100人更是習以為常。外語課呢?不過也只是大框架裡的一小環。

Powered by Stuff-a-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