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日

測試動畫

胡亂測試的,似乎是筆隨意走,恐怕正是我現在的心情,呵呵!

以上對話乃依據與美女的「常用生活會話」編成,等級:甲級高頻。

  • 蠻好玩的,但不支援中文字型,稍嫌可惜。
  • 要有耐心!呼~(汗)

2008年6月6日

《音節表》對零起點學生的作用是什麼?

不管是注音符號還是漢語拼音,幾乎每一本入門教科書都附有《音節表》,然而教師手冊裏卻少有記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該如何使用《音節表》,《音節表》的作用是什麼?

音節表在教材裏究竟起什麼作用?
學生該看懂《音節表》嗎?
看懂《音節表》和學會實際發音有什麼關聯?
你讓學生讀《音節表》嗎?
學生應該要“會讀”《音節表》嗎?

漢語教材發展最落後的就屬語音教學。

2008年6月2日

再測FlashSpring

去年測試了FlashSpring,將PPT輕鬆轉成flash,檔案變得輕盈,和同學們分享時也很方便。唯一問題是中文或是日文部分的文字會出現亂碼,沒有什麼解決辦法,直到最近我又拿來測試了一下,原來還是有解決方法,真是高興。

展開展開看FlashSpring2.0 professional版本的效果
(夾帶了自動播放mp3,請調整音量)


會亂碼的文字部分用↓這個功能編輯,原來就這麼簡單啊!
zher


這個軟體也升級了,推出支援PowerPoint2007的版本:iSpring,得空再繼續測試吧。

2008年6月1日

西日本地区"汉语教师培训班"

忙昏了!差点忘了这件事

为进一步推动西日本地区的汉语教学,提高非汉语专业出身的汉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室和日本关西地区中国汉语教师交流协会决定共同举办“汉语教师培训班”,以“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的形式,系统地介绍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汉语教学法。

时 间:2008年4月开始,每月下旬的星期日下午14:00~17:30
地 点: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室(吹田市江坂町5-4-4)
参加者:西日本地区各类学校的汉语教师
参加费:关西汉协会员免费,其他参加者每讲座一千日元
资 格:每年度参加八次以上者,将获得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培训证明。
我负责的讲题:6月22日——『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及其他』

内容:
  1. 日本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难点及学习策略
  2. 运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语音教学媒介在教学上产生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3. 附带介绍"注音符号第一式","注音符号第二式","通用拼音"的内容,以及其应用情况

如预料,标题和内容几番波折……我,还是微笑上场吧!欢迎莅临指教。

2008年5月30日

要在講義上標注拼音時怎麼辦?

最近異常忙碌,多有怠慢請包涵。

先參考這裡吧:華語教學分享館討論區-Pbice:漢字轉拼音的方法

不過我用的方法沒有列在裡面,想來還是多嘴一下吧。方法很多但并沒有什麼最好還是最方便的,看個人喜好咯:

------- ------- -------

經常需要在講義或是學習單上標注拼音,線上轉換工具雖然不錯但一定要連上網路,并不是很方便,我較常在大篇幅的轉換時使用。有時候也用word裡的加注注音功能,不過最近工作需要不得不開始使用word2007,更發現因為word2007的bug使得“拼音指南”完全不能運作,而microsoft Office目前為止竟尚無解決之道。

所以,多年以來我還是一直死忠愛用直接輸入拼音的方式。特別是偶爾的幾個詞需要標注,大費周章上網找出網站轉換真的很麻煩,只要按個按鍵切換輸入法就好,真的方便多了。其實說穿了方法很簡單,就是應用microsoft office IME裡的字典功能,只是我不知道中文IME沒有人做,我用的是套在日文IME上的字典,如圖:

在日語全形平假名輸入模式下鍵入「bu2yao4」再按space鍵轉換選字即可。
1


轉換模式(紅框內)
2


這套字典是日本的某大學某老師提供免費下載的(除了拼音之外,還有其他很有用的工具哦),只是你必須開啟日語IME,麻煩嗎?!
> 電腦瓦崗寨拼音入力法。

2008年5月7日

[課室活動]動腦時間-四聲記憶法

我在課堂上做完新單元的講解之後,經常留一些讓學生思考的時間,將剛吸收來的新知識與和他們既有的舊經驗產生連結,讓所學能即時在腦中反芻。我稱這段時間為「動腦時間」,有時讓學生獨自完成,有時則是以小組進行。連續幾年,學生們也很喜歡這一小段「動腦時間」,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剛從高中進入大學的新生還不習慣90分鐘久坐,往往到了課堂後半,學生就開始坐立不安或是精神渙散,得讓學生也有事情做做。另外,誰喜歡唱獨角戲呢?同學們討論時我喜歡走下台來在座位間穿梭,學生們也因此覺得我四處游走感覺容易親近,一有問題很好發問。

第一天上課除了課程講解,漢語基礎知識概論之外,就教了簡單的元音/a、o、i/和聲調;聲調算是當天最重要的學習單元。對剛接觸漢語的學生來說,漢語的聲調十分新鮮,卻也很容易覺得聲調不好掌握。

講解後我不急著要學生們跟讀,只運用圖卡大量舉出實際的例子先學會聽辨,然後再帶上元音領讀、跟讀幾次。接著動腦時間,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出用什麼方法來幫助記憶由於同學們的母語相同、學習環境也相似,各組討論結果通常多有雷同,同學們從自己的日常經驗中找到相似點,經過討論他們也發現彼此之間語感的些微差異,過程中的腦力激蕩效果經常勝過我一人5、60分鐘的獨角戲。

三聲還是比較困難,雖然學生們舉出比較接近的例子像「失意時的嘆氣聲」,也有同學非常敏感,注意到了他們也會隨著語氣而發出不同的語調,有時聽起來像四聲、有時聽起來更像二聲。這天,一個聰明的小組把四聲和三聲一起拿日語「ラーメン」(拉麵)來記憶,聽起來果真像是四聲和三聲連讀。忍不住給他們大力地鼓掌!

讓學生自己思考,效果倍增。

2008年4月21日

ㄜ音同ㄦ?

近日工作多涉及數位教材,不得不敏感起來,偶爾還必須在線上轉轉。

Pbice曾經指出了幾個華語語音數位教材的錯誤,做為示範教材不能不慎。

偶然轉進一個專門提供日本人學習台灣華語的網站,嘿嘿!不免勾起我的好奇心,一展開就是一大篇幅的注音符號。哇!驚豔!網站看起來雖然並不像是教學網站,想著其實也可介紹給有興趣的同學參考,不過...

莫非這是臺灣國語?

www.j-chinese.com


ㄜ與ㄦ同音?咦!這是為何?
ㄥ發不好,哦!或許情有可原。
ㄖ發成四聲?倒是有點可惜。
ㄒ發成了英文的T,這、這、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2008年4月12日

[中級]-week1破冰活動: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

過了初級課程之後,進階班裡同學們的程度經常是參差不齊的。有時候必須要等到開課後視選課同學的狀況才能決定課程的進行方式。若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利用課程開始的第一天,及早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困難點,了解哪些同學程度較高、哪些同學有留學經驗、哪些沒有……等等。了解這些,讓程度較高的同學在日後上課時能發揮帶領作用,鼓勵程度較低的同學見賢思齊。

破冰活動:

  • 讓每個同學在小卡片上寫上自己的名字,老師回收後打散重新分發給每個人。每個同學拿到的最好是自己不認識的同學。
  • 讓同學們用中文去尋找卡片的主人。(先讓同學們有時間思考並確認如何正確詢問。)
  • 用中文訪問這個同學,內容可以隨同學自行想像或事先指定,各有優缺。如為指定內容:年齡、愛好、家庭、學校話題(如:科系年級、主修、選修哪些課、參加社團…)、生活話題(如:打工、愛好…)、去過中國(哪些地方、印象如何…)
  • 將訪問到的內容整理好後寫成一個簡短的文章,將新認識的朋友介紹給老師。

當同學們彼此訪問時,老師巡視仔細聽同學們口語上的問題,也讓同學們有疑問時可以適時發問。

課後,老師整理同學們短文上的問題,在下一次上課的時候整理出一個學習單,包括詞彙、短篇文章的書寫方式。讓同學們重新整理介紹的短文。

2008年4月9日

[week1]摩拳擦掌

鐘響,我舉起手指點點人頭,果然52人絲毫不差。唉~

我開口就說:我要當人!

這是溝通課也就是以會話為主的課,這樣的人數很難上,我難同學們也難,見到許多同學們伸伸舌頭點了點頭,我順勢再添一劑:所以我會當人!

先把規則條條都列上,醜話句句都撂下了。

新鮮人!這詞真是取得很妙。他們對大學裡的所有事情都感到新鮮。我穿梭在座位之間,一個個唸他們名字的中文發音。不知道是不是陽盛陰衰的關係,還是今年學生乖巧,個個睜大了眼睛,求知欲飽滿。再聽我滔滔不絕說了一堆基礎知識,什麼語言、漢字、拼音…有的沒的,沒半個人不耐煩,氣氛還算熱絡。一堂課不能就讓我說話,帶著大家練習了聲調,做了聲調練習,這樣也能嘻嘻哈哈做完,真是不錯。

果然是開學第一週,學生們的戰鬥力十足,配合度相當高。

學生:★★★★★
老師:★★★★☆(我,有點小累)

2008年4月7日

數字52

才要正式上課,我已經感到疲憊。

原因紛雜堆疊

A校的一個新課程起跑,眾師齊聚一堂由主任老師解說該課程的進行與班級之間的協調方式。獲知選課人數約為35人左右,眾師面露難色議論紛紛,名為「溝通課程」恐失溝通之實。我只默默開始為課堂活動在心中打個小小藍圖。似乎向來如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似乎我只選擇「配合」。

進入B校教務網路系統,看到我的另一堂溝通課學生人數:52人!嗚呼!

目前為止我聽了三次的FD(Faculty Development)研習,綜合感想是:即使有許多不合情理的課程設計卻未受到檢討,先要求的是教師該如何提昇教學品質,這些安排研習活動的人員真沒注意到教學條件低劣嗎?

不,只是已被無可奈何隱沒。

在大學裡,35人是正常,50人也不必大驚小怪,某些課堂100人更是習以為常。外語課呢?不過也只是大框架裡的一小環。

2008年2月5日

老師最不該做的事

上週期末考後其實學期已經結束,因為之前去北京請假,就拿這週來補課(其實沒什麼選擇餘地)。讓學生自由前來,我發回試卷稍作解釋,然後看部電影,道聲春節快樂說拜拜。

最後這堂課下課後,學生們經常來問問題,或是閒聊打屁。課程結束了,看來學生也輕鬆了,今天聊的幾乎都是八卦。說著某堂課老師根本不想教書,說著某個老師自己發音都發不好了,被這老師糾正實在心有不甘。說著要是明年還是某個老師上課,立刻放棄中文改選英文算了,免得浪費時間。說著....

學生其實都很可愛,儘管人說現在的學生怎麼大不如前,我的經驗中只要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還是會有很多有求知慾的學生出現,不過,方法上的確挺花心力。

我聽著聽著,想把之前聽過的也記錄下來:

從學生角度來看,老師上課時需要警惕些什麼?
  • 不在課堂批評自己選定的教材。(算是常識吧,聽過類似怨言幾次了。如果課本有問題,就別讓學生花錢買。)
  • 不遲到早退。(常識)
  • 一年課程用的課本別連一半都上不到。
  • 別隨便跳過課本內容。
  • 是語法課就好好上語法,是會話課就好好上會話。
  • 別太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的解釋比別人好,自成一家之言。(學生在翻閱參考書籍或在別的課堂學到的解釋有所抵觸時,很難處理。)
  • ...

2008年2月3日

有教無類?六成大學生對課業引起不了興趣

遇過這樣的學生:要他練習二遍還願意照做,第三遍就不耐煩。也遇過怎麼反覆練習也不厭其煩的學生。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方式的引導帶領。如何能夠引起不同狀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老師們共同的難題。

當學習不只是學生的責任的時候,老師,你準備好了嗎?

ゆとり教育の成果?

別太相信我的蹩腳日語:
東大一個研究小組實施一項大學經營與教學反饋為目的之調查,自2006年起針對全國公私立127所大學共5萬人為對象進行調查。

「對於課程產生不了興趣或是無所謂嗎?」
「經常如此」佔17%
「有時如此」佔45%,總計超過了60%。

就每天的學習量的問題,對課業的預習複習所花的時間:
「一個小時以內」佔64%,
「完全沒有花時間」佔13%。

大學入學以前,高中三年級的時候,學習時間為:
「4小時以上」佔34%
「3小時左右」佔23%
顯示出以進入大學的時點為界,學習時間驟減的現狀。

每個月閱讀除了漫畫以外的書籍:
「4本以上」佔16%
「只讀一本」佔28%
「完全不讀」29%
顯示閱讀量也趨於減少的傾向。

主持這項調查的東京大學教育學部金子元久教授表示:「這項調查證明了一般認為:『現在的學生不太學習。』,此一現象並非某一部分的大學如此,東京大學也是一樣。大學必須捨去『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一個原則,而應認真思考如何讓學生在步入社會前的大學教育中獲取應具備的知識。」

2008年1月29日

為什麼學中文老登不上山頂?




第一章說的是大學裡的中文教育,一路行雲流水,讀得是心有戚戚焉。一頁插圖點出了學生眼中的中文:學了半天還看不到康莊大道。

(插圖取自32頁)

按我看翻譯
按圖看中文版


為什麼中文學了老半天,還老是登不上山頂?
華語老師,你覺得呢?

Powered by Stuff-a-Blog